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跳竹竿加油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這16篇文章還不能滿足您的需求,您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跳竹竿加油稿相關的文章。
篇1:學跳竹竿舞作文
竹竿舞是少數民族常跳的娛樂性舞蹈。如今,竹竿舞已經流傳到城市,甚至連我們那小小的校園也跳起竹竿舞來。
(相關資料圖)
昨天,我們學校剛剛教了我們跳竹竿舞,并且讓會跳的同學給我們演示了一遍:首先擺兩根大約三米長的主干,要豎著擺,并且要平行;然后在上面擺上八根細竹竿,要橫著擺,每兩根竹子由一人在一頭操控,一個在另一頭控制,來回擺動,余下的同學踏著特定的舞步依次有序地穿過竹子。
同學們都津津有味地看著表演,我覺得挺簡單的。過了一會老師便教我們跳起來。這次是空跳,跳了兩節課后就沒跳了。我心想:手勢和舞步都這么簡單,明天我一定能在同學面前大顯身手,讓他們對我刮目相看。
今天就要加入竹竿跳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真正跳起來的時候,我總是手忙腳亂甚至險些摔倒,弄的同學哈哈大笑。沒想到竹竿舞看著挺簡單,真正跳起來卻很不容易。
我堅持不懈地練了起來。經過努力我終于跳好了,一轉頭卻發現一旁的蔣厚通悶悶不樂。我問他:“蔣厚通,你怎么了?”“我太胖,跳不好。”“怎么能這么說,只要你努力練習,一定能跳好!”在我的勸解下,蔣厚通重拾信心,繼續連起舞來。
蔣厚通跳著,我在一邊看他。突然我發現了一個錯誤:“蔣厚通,手勢做錯了,應該抬起來。”他立馬糾正。又過了一會,我再次發現了一個錯誤:“腳要提快些。”他很快照做。最終在我的幫助下,蔣厚通練好了,他笑瞇了眼,高興得手舞足蹈。
下課鈴響起,我和同學們才依依不舍地返回了教室。
通過跳竹竿舞,我收獲了快樂也有所啟發——凡事要多觀察多實踐,不能僅憑個人想象就掉以輕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篇2:跳竹竿舞作文
鈴鈴!第一節下課鈴響了,也是同學們該做大課間
小學生作文大全
這個活動器材也可以鍛煉一下身體,看著同學們跳很簡單,自己親自去跳,2下就被柱子卡主在中間,好像自己的腳不是自己的一樣,要認真的玩,不然腳不停使喚,一不專心,被絆倒了。一開始玩,我根本不會玩,完了幾次后,開始慢慢懂了一些,然后一個輪著一個去跳,班里的同學都玩得很開心,我也玩到瘋狂了。
鈴鈴,第二節上課響了,熱鬧的操場也變回肅靜了。
篇3:小班兒歌:跳竹竿
小班兒歌:跳竹竿
設計思路:
竹是自然界的一種植物,但它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各種各樣的竹竿、竹擔、竹筐、竹席子等為人們生活帶來了方便。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孩子們生活在農村,所以對于竹竿并不陌生,但是家長卻很少意識到竹竿也可以做游戲,就拿跳竹竿來說,讓孩子雙腳輕松自然地在竹竿中跳進跳出,既可以鍛煉孩子動作協調、平衡的能力,同時也讓孩子感受一種節奏,培養孩子的節奏感和敏捷能力。
在“我是中國人”這個主題中,孩子們知道了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且對于少數民族的服飾、舞蹈都很感興趣,竹竿舞是我國海南黎族的一個舞蹈,結合我們開展的鄉土游戲課題和我班以竹為特色的鄉土環境,我預設了這個活動:跳竹竿,既讓孩子了解了竹的"用處、竹竿舞的由來,又讓孩子感受合作游戲的樂趣,可謂一舉兩得。
活動目標:
1、了解竹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知道竹竿舞是我們少數民族的舞蹈。
2、提高幼兒動作協調和敏捷的能力,感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孩子有玩竹竿的經驗,竹竿,竹竿舞音樂、錄象
活動過程:
一、說說竹子的用處(知道竹子和我們生活密切關系)
二、說說竹竿的多種玩法(經驗回憶)。
三、欣賞黎族的舞蹈(知道這是少數民族的一個舞蹈)
四、教師示范跳花竿的方法(引導幼兒發現動作技巧)
1、教師講解示范游戲。
2、教師提出游戲規則與要求。
3、幼兒結伴游戲。
幼兒三人一組,兩個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對面跪下,幼兒邊念兒歌邊游戲,兩個幼兒用竹竿同時分合敲擊,另一個小朋友在中間看準竹竿的分合跳進或跳出。三人輪流游戲。
五、交流分享(了解跳竹竿的規則)
說說你們是怎么玩跳竹竿游戲的?
你們說說玩跳竹竿應該注意些什么?
教師小結游戲情況。
六、再次欣賞錄象(感受黎族竹竿舞的壯觀)
你看了黎族的竹竿舞覺得怎么樣?
我們下次再來完跳竹竿游戲。
附兒歌:竹竿歌——小竹竿,敲起來,小朋友,跳起來,分分合,合合分(創編)歡樂的歌兒唱起來。
篇4:跳竹竿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利用紙棒進行活動,學習跳竹竿游戲,發展彈跳能力。
2、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3、愿意積極想辦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設計思路:
紙(木)棒是幼兒身邊常見又熟悉的物件。這個活動利用最簡單的紙棒,進行民間游戲“跳竹竿”滿足了幼兒喜愛玩民間游戲的心理,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大班幼兒在與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積極的愿望,教師及時提供這次機會,鼓勵幼兒相互合作,共同解決遇到的困難,共同體驗得到的歡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觀看過錄像物質準備:
人手一根紙棒(長度為1米)。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隊列練習。
導語: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騎著馬出去玩玩吧!(幼兒隨音樂的變化“騎馬”變雙圓————大圓————小圓————“坐馬車”)反思:
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隊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
2、基本部分:
(1)利用紙棒進行“一棒多玩”導語:紙棒可以和我們玩坐馬車的游戲,還可以和我們玩什么游戲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起玩。(幼兒四散游戲)隊形:兩路縱隊(見附圖)(2)學習“跳竹竿”游戲A、講解游戲玩法導語:剛才小朋友用紙棒玩了許多游戲,今天老師要和大家用紙棒玩一個新游戲——跳竹竿,這個游戲可以三個或四個小朋友一起玩,其中兩個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對面跪下,用竹竿同時分合敲擊,另一個小朋友在中間看準竹竿的分合跳進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選擇起試一試。
隊形:梯形隊(見附圖)(3)幼兒自由組合嘗試玩“跳竹竿”游戲隊形:四散(4)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合作、交往方面)導語:你剛才和誰一起玩的?你們是怎么跳竹竿的?
隊形:梯形隊(見附圖)(5)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戲,師生共同參與。
導語:剛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時想到了許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跳竹竿,行嗎?
隊形:四散反思:
基本部分中,先鼓勵幼兒利用紙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并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游戲。接著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范游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么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師生雙方共同提升經驗。最后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
4、游戲“叫號接棒”隊形:四散反思:
結束活動中通過“叫號接棒”的游戲幫助幼兒調整教大的活動量。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紙棒學習“跳竹竿”游戲,發展幼兒彈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兩點目標——想辦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成功和快樂。整個活動充分發揮紙棒的多功能性,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隊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基本部分中,先讓幼兒利用紙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并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游戲。接著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范游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么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結束活動中通過“叫號接棒”的游戲幫助幼兒調整教大的活動量。
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共同學習,實現了師生“共同體”的學習氛圍,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將幼兒心育目標的培養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終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有了困難引導幼兒去主動解決等等。但這僅靠這一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堅持滲透,使幼兒的心理品質得以良好、健康地發展。
篇5:跳竹竿大班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利用紙棒進行活動,學習跳竹竿游戲,發展彈跳能力。
2、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3、愿意積極想辦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
二、活動準備:
幼兒觀看過錄像,人手一根紙棒(長度為1米)。錄音機,磁帶。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隊列練習。
師: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騎著馬出去玩玩吧!(幼兒隨音樂的變化“騎馬”變雙圓----大圓----小圓----“坐馬車”)
2、基本部分:
(1)利用紙棒進行“一棒多玩”
師:紙棒可以和我們玩坐馬車的游戲,還可以和我們玩什么游戲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起玩。(幼兒四散游戲)隊形:兩路縱隊
(2)學習“跳竹竿”游戲A、講解游戲玩法師:剛才小朋友用紙棒玩了許多游戲,今天老師要和大家用紙棒玩一個新游戲——跳竹竿,這個游戲可以三個或四個小朋友一起玩,其中兩個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對面跪下,用竹竿同時分合敲擊,另一個小朋友在中間看準竹竿的分合跳進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選擇起試一試。
隊形:梯形隊
(3)幼兒自由組合嘗試玩“跳竹竿”游戲隊形:四散
(4)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合作、交往方面)師:你剛才和誰一起玩的?你們是怎么跳竹竿的?
隊形:梯形隊
(5)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戲,師生共同參與。
師:剛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時想到了許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跳竹竿,行嗎?
隊形:四散4、游戲“叫號接棒”
隊形:四散反思:
結束活動中通過“叫號接棒”的游戲幫助幼兒調整教大的活動量。
篇6:跳竹竿大班教案
一、游戲材料。
細竹竿或木棒、紙棒等。
二、游戲層次。
第一層次:在一根竹竿的兩側行進跳,嘗試多種跳法。
第二層次:在兩根平行擺放的竹竿間行進跳,嘗試多種跳法。
第三層次:在三至四根平行擺放的竹竿間有創意地跳。
三、游戲指導。
1、此活動中孩子跳的動作仍是你要關注的,可以在跳躍之前讓孩子們做一些準備運動,以防扭傷。
2、可讓孩子嘗試多種跳法,如并腳跳、單腳跳、分腳跳、跨跳,還可以各種方法結合起來跳。跳的距離和次數可以通過竹竿的多少和長短來調節。
3、可以讓孩子們通過嘗試和討論得出“怎么玩比較好”的結論,形成一定的游戲規則。
篇7:跳竹竿大班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黎族的音樂文化,幼兒能了解竹竿舞的知識及動作,嘗試跳竹竿。
2、通過欣賞舞蹈,讓幼兒體驗跳竹竿的樂趣。
3、通過參與活動,讓幼兒感受跳竹竿帶來的歡樂,探索跳竹竿的基本玩法。
4、在節奏伴奏下能與同伴合作,動作協調,體驗分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竹竿舞”音樂 錄像vcd、竹竿12根。
三、指導要點:
1、體會黎族音樂的獨特風格和合作跳好竹竿
2、及時表揚大膽嘗試學跳竹竿舞的幼兒。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vcd錄像,感受黎族叔叔阿姨跳竹竿舞時的快樂場面,激發學跳竹竿舞的欲望。
1、師:出示“竹竿”,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它有什么用?(幼兒自由講述)
師小結:今天老師帶來的竹竿,它有一個本領會跳舞!
那請大家一起來看看……(欣賞錄像)
2、討論:錄像里他們是用竹竿干什么的?(幼兒:跳舞)
師:小結:這是一個少數民族最喜歡跳的舞,知道是哪個民族嗎?(幼兒猜)黎族
對了,黎族的人最喜歡在節慶的時候用竹竿來跳舞,慶祝節日。就和我們漢族過新年一樣。
3、再仔細地欣賞一下,他們是怎樣用竹竿來跳舞的?
二、實踐跳竹竿
1、師:誰來說說,他們是怎么跳的?(幼兒表達)
2、師:那小朋友想不想也來做個黎族小朋友跳竹竿……誰能來試一試?(一幼兒嘗試)
問:你剛才跳的時候有什么發現?(幼:發現跳的"時候竹竿會敲到腳的)
那老師請你們都來試一試,自由組合,三人一組也來跳一跳竹竿。
遇到什么難題了?(幼兒表達)為什么會這樣?
3、師:原來遇到了這些問題,那老師來試試(師表演跳竹竿)
問:你有沒有發現老師跳成功的秘密?(幼兒表達)
師:因為老師是有節奏的跳的
4、那好,我們一起用小手把節奏拍出來 x x x x xx x
小腳也來合一合。
(那請幾個小朋友用竹竿來試試)配上語言:開 合 開 合 開開 合
5、好,我們再來跳著試一試!
剛才老師發現還有小朋友的腳會被碰到哦!為什么我們的竹竿有節奏的開合,還有小朋友會夾到腳呢?(幼兒表達)
怎樣做才不會碰到呢?
6、集體商量腳步(配圖譜)看圖譜練習
師小結:手拿竹竿和腳跳竹竿的動作是相反的。
7、師:是不是相反了,就真的不會互相影響了,我們再來試一試。(分小組結合竹竿道具,再次嘗試跳竹竿舞。
——先用節拍口令放慢速度讓幼兒學跳竹竿舞)
三、音樂整合跳竹竿
1、師:我們跳的竹竿在加上音樂會不會變得更棒呢?(幼兒)
2、師:好,我們聽音樂試一試吧!(幼兒邊聽音樂邊嘗試)
四、結束
師:今天你們很棒,好朋友互相合作跳出了竹竿舞,那拿起竹竿開著火車去表演給其他班級的小朋友看。
篇8:學跳竹竿舞作文
“開合,開開合;開合,開開合……”你們知道學校的體育館里為什么這么熱鬧嗎?那是因為今天是家長進課堂活動,毓兒爸爸正在教我們跳竹竿舞呢!你瞧,同學們玩得多開心呀!想不想和我去看看?
竹竿舞有分好幾種:苗族的,畬族的……雖然種族不一樣,但代表的意義都是相同的哦!它表示著各個民族的歡樂,少數民族逢年過節就會穿上華麗的服飾,一起跳竹竿舞。
我們跳竹竿舞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口訣,就是“開合,開開合;開合,開開合……”有兩位同學坐在地上負責敲竹竿,跳的同學就念口訣。那一唱一和,聲音清脆極了!很快輪到了我,我按步驟,腳跟著口訣一次次來過。漸漸地,同學們越跳越好,越跳越快,越跳越熟練。接著,竹竿舞的.難度開始慢慢加大,從一組竹竿變成了兩組竹竿,再從兩組竹竿變成三組,最后再變成四組竹竿,還要兩個人手拉手一起跳呢!我和子璇一組,剛開始合作時,動作有些僵硬,但是我們把握好節奏,嘴里念著口訣,就能順利過關!我們興致勃勃,過了一遍又一遍,同學們也玩得不亦樂乎!
“開合,開開合;開合,開開合……”雖然已經下課了,但竹竿那清脆、響亮的聲音卻永遠地留在了我的腦海之中……
篇9:學跳竹竿舞作文
我從小就喜歡跳舞,所以當老師來我們班挑選竹竿舞隊員時,我毫不猶豫地就報了名,而我也非常幸運地被老師選中了。
第一次訓練竹竿舞時,我的心情既激動又忐忑,有點擔心自己會跟不上。訓練開始了,老師搬來六根竹竿,橫排四根,豎排兩根。兩人一組面對面,持橫排竹竿在豎排竹竿上來回滑動碰擊。舞者在兩竿滑動相撞的空隙中跳動,節奏是開——合——開——合——開開合。跳舞者不但要敏捷地進退跳躍,還要瀟灑自然地做各種動作。老師說可以運用很多舞種,比如踢踏舞、牛仔等。由于剛開始訓練還不熟練,有兩次我被竹竿夾掉了鞋子,惹得同學們哈哈大笑,我自己也怪難為情的。
每次的"訓練時間都那么短暫,總讓人意猶未盡,以后我要加強訓練,爭取盡早掌握竹竿舞的要領和技巧,我相信我一定會越做越好!
篇10:學跳竹竿舞作文
我們熟悉的體育項目有很多,可是你聽說過“竹竿舞”嗎?
我們三年級的大課間增加了一個體育項目——跳竹竿舞。
游戲規則是這樣的:六個同學兩兩一組,手握兩根竹竿的兩頭,口中一邊喊“開開合合”,手里一邊操作竹竿。其他同學踩著節拍跳過并排的.六根竹竿,就算成功通關。
這天早上陽光燦爛,做完啦啦操,我們又到了跳竹竿舞的時間。大家排著長隊各就各位,躍躍欲試。
還記得第一次跳竹竿舞,輪到我時,我忐忑(tǎntè)不安,瑟瑟發抖,那一根根竹竿活像一對對大螯(áo),我生怕腳被它們夾住。那時,我的雙腳總是不聽使喚,不停地被夾住。但現在,經過多次練習,跳竹竿舞對我來說已經是小菜一碟(dié)。我已經找到了訣竅——就是當操作的同學喊“開”的時候,就要趕緊把腳跳進去,還沒說“合”的時候,又要趕緊把腳收回來。
告訴你吧,今天跳竹竿舞發生了一件趣事。黃熙桐跳完最后一根竹竿,沒有及時把腳抽出來,那對“大螯”就把她的一只腳給夾住了。說時遲,那時快,她的腳來了個“金蟬脫殼”,只留下鞋子在原地找主人,哪知主人還穿著襪子跳著腳四處找鞋呢!我們被逗得哈哈大笑。
篇11:學跳竹竿舞作文
夜幕已降臨,空氣里一片死寂。
一切偏安安靜靜的,只偶爾聽見幾絲風聲。忽然,清脆的響聲打破了這份寂靜。聽!仔細聽——那節奏,整齊明快;那音律,高低變換;那格調,蓬發向上。
每當收割時節的晚上,黎族人民就會愉悅地跳起“竹竿舞”,以次慶祝。喜悅、歡樂,便融于此時。喜笑顏開的,是人們的表情;興高采烈的,是人們的"心情。
夜幕已降臨,篝火依然在通明。
人們隨著竹竿的節奏,跳躍著、狂歡著、釋放著,多么機靈、多么敏捷,沒出現絲毫差錯。漸漸地,節奏加快,人們跳得更歡了。一組,一組,又一組……
圍觀的人,喝彩聲、歡笑聲陣陣。再這閃著幾點疏星的夜空下,人們的心沉醉著,也慢慢自失起來。
舞吧!舞吧!舞吧!盡情地舞吧!舞出生命的蓬勃生機,舞出民族的精神風采!
夜幕已降臨,舞姿優美映人心。
篇12:學跳竹竿舞作文
在我記憶的星空中,有不計其數的星星在閃爍著,其中最晶瑩剔透的那顆星星就是我們大課間中的跳竹竿舞。
在開學初,我們學校的大課間開始學習跳竹竿舞時,經過老師的示范后,我們便擺開架勢開始練習。有的人根本不會跳竹竿,不是把竹竿踢飛了,就是把竹竿踩在腳下了;有的人身體極不協調,就像一只大笨熊;有的人就是被老師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跳了進去,不知被夾了多少次腳;有的"人悟性極高,三下五除二地就學會了;還有的天生的就是跳舞的料,身如輕燕,好像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不一會兒,我們便累得汗流浹背了。
在我們同學中,跳的最好笑的要數董良孔。只見他長得胖乎乎的,顯得笨手笨腳,他一步一搖地走到竹竿前。我心里暗暗的想:就他這胖子子不出丑才怪呢!果然不出我所料,她剛把一只腳放進去,就像觸了電似的,連忙又把腳縮了回來,生怕腳被夾住了。他試了幾次,就是不敢跳進去。大家早就按捺不住了,把他使勁兒往里一推,他就被迫跳到竹竿中間。可剛一進去就被竹竿給夾住了,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腳給抽了出來。可能是用力過猛,一下子摔了個四腳朝天,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當第一次輪到我的時候,我的心里就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當我走到竹竿前時,深深地吸了口氣,靜下心來仔細地聽著音樂的節奏,心里默默地念著“開開合合”的節奏。我伴著節奏把腿伸了出去,踏著音樂的節拍很自然地跳了起來。就這樣,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我越跳越熟練,不僅學會了單人跳和雙人跳,而且還能條花樣呢。
自從跳竹竿舞以來,我簡直是入迷了。每次走路時,總是想著腳下有敲打的竹竿,不由自主地跳了起來……
篇13:學跳竹竿舞作文
竹竿舞特別鍛煉身體,如果你經常跳竹竿舞,你肯定很健康。這不,我們班就開展了跳竹竿舞的活動,跳的可好了。
你看,我們跳的輕松如燕,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沒有一點差錯。身子一晃一晃的,輕盈的很,而不是笨重的大狗熊。看到這里,你認為跳竹竿舞很簡單吧,那你就錯了。因為,輕的把鞋夾掉,不但得到別人的嘲笑,自己還受疼;重的,還可以把腳夾紫,還有可能跌倒呢!我們跳的時候,心都提到嗓子眼兒,十分緊張。但是只要跟上節奏,就不會出什么事。所以,我們都喊著開開合合的"口號,沒有一個受傷的。
為了避免同學受傷,我們兩拍一動記在心上,十分專心打桿的動作規范,而且節奏也很齊,沒有一次這里開著那里合著的。跳桿的為了避免造成同學的傷害,我們都橫放腳,以免把桿跳起來扎傷眼睛,而且不走思,沒有一個停頓的,因為一停頓就會影響到后面的同學。我們團結協作,把竹竿舞跳得十分完美。
我們不光跳得好,花樣還特別的多。側身跳、單人跳、雙人跳、轉圈跳……我們都會,完全難不倒我們。我們還背著古詩和童謠,聲音洪亮,并且有感情,與拍拍聲相應和著。
健康生活誰都要,那么為了你的健康和美好的生活,就快快加入到我們的隊伍里來吧。
篇14:學跳竹竿舞作文
第二節課下課,就是我們愉快游戲的大課間了!我們通常是玩兒跳繩、跳兔子舞……,可這幾天不一樣,我們是和校長伯伯一起跳竹竿舞。
對了,我先說說游戲規則吧!有很多竹竿,選一些人蹲在竹竿的.兩邊打竹竿,剩下的人則來跳竹竿。
校長伯伯也來參與了,他來打竹竿,我們這些女生來跳竹竿,男生和校長伯伯一起打竹竿,我們玩的可開心了!一會兒在這邊跳跳,一會兒在那邊跳跳,有時候還相互交叉著跳一跳,甚至有幾個老師也來參與。
我的心情很愉快,也很激動,生怕跳不好。
叮玲玲,叮玲玲!上課鈴聲響了,我們做完手語后,就去上課了!
篇15:學跳竹竿舞作文
我們都開始跳,但是我們男生跳的時候被抓住了,但是我們一直喊著“加油,加油,加油!”所以你還是卡住了。而女生則相反,幾乎每個人都能跳很久。尤其是吳老師。好像她經常跳,不管她動作多快,都跳得很好。
輪到我上去跳了,我也跟著節拍跳了,但是突然速度明顯加快了,還沒反應過來,一只腳就被抓住了,我只好走下舞臺,心想:這竹竿舞真不容易!
接下來,我們男生又輸了。最后連教官都上來幫我們男生跳,我們還是輸給了2-8的`女生。
我覺得這個竹竿舞協調能力比較好。我估計我們男生的協調能力會比女生差,但是我們一定會努力的。雖然我們這次輸得很慘,但是竹竿舞這個游戲非常非常有趣。
篇16:學跳竹竿舞作文
“叮鈴鈴”上課了,大家一窩蜂似的涌了出去。看到這情景,你肯定猜出了我們準是有什么好事,高興事了。不錯,這一節是體育,老師讓我們下去跳竹竿舞,我們終于可以大顯身手了。
到了操場,大家整齊地排好隊,體育老師走過來說:“你們會跳竹竿舞嗎?”大家異口同聲地應到:“會”!那聲音別提有多高了。接著,體育老師拿起了麥克風,開始教我們了。
我心想:這么簡單的舞蹈,誰不會呀!這幾個星期看四、五年級的跳,我早已把動作記得滾瓜爛熟了,就算讓我反著跳,我也能跳好。
老師說著,我們跳著,接下來,上竹竿了,老師把竹竿擺好,先讓我們試著在竹竿上跳,這也太簡單了,直接打竹竿我們也會!一個同學說起來,也有幾個附加起來。大家一排一排地走過,終于輪到我了,我滿不在乎。只聽老師念到“原地,進進出出”。我們就開始了,在跳時,我心里想著把腳邁到前邊一個竹竿里,可腳就是不聽使喚,只在原地打轉轉。有時,老師讓在原地,可我的腳卻向前邁開了,走到最后一格時,我竟不知所措,直接一下蹦了出去。“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怎么會跳不成了呢?”我心里很是疑惑,再看看其它同學,他們也都是一臉茫然。到了第二輪了,我的心不知怎的怦怦地跳個不停。當老師喊口令時,我立刻跳了起來,雖然這次沒有上次手忙腳亂,但也碰了好幾次竹竿。
接下來,老師打男同學打竹竿了,他們一個個爭著搶著要打,可當把竹竿拿到手時,他們的手也不聽使喚了,老師讓開,他們卻合,老師讓合,她們卻開。該我們上場上。這次擺上了竹竿,我們會不會更忙亂呢?前面的.開始跳了,當他們第一腳跳過去時,就有些驚慌失措,女生還好些,男生總是被竹竿夾住腳,或是自己的腳把竹竿踢走了,大家都有些害怕了,誰也不那么積極了,有很多女生害怕得躲到了后面,誰也不那么再吹噓了。我心想:這是為什么?為什么試著跳時總會跳不成呢?為什么我們總會害怕呢?誰也不知道
這一節體育課在慌亂與不解中結束,回到教室,老師意味深長地對我們說了一些話,讓我們受益匪淺。是呀!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都是看起來簡單,但實際去做時,卻感到困難了,這都是我們太不注意某種簡單的事情了。其實,往往最簡單的事情,都是最難的事情。所以,我們不要隨便說某種事情簡單,要親自去試一下,俗語說:“實踐出真知。”
★ 跳竹竿兒童歌曲教案
★ 《跳竹竿》體育游戲教學設計
★ 跳大繩加油稿
★ 袋鼠跳加油稿
★ 托班游戲的教案:《跳竹竿》
★ 運動會跳大繩加油稿
★ 大學袋鼠跳加油稿
★ 50米袋鼠跳加油稿
★ 跳大繩比賽加油稿
★ 三跳運動會加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