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無法直接了解您當晚的餐飲情況。但是,您可以考慮一些常見的晚餐選擇,例如:煮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面、做一份烤雞翅或烤魚……”8月31日,《華夏時報》記者在百度的“文心一言”上發送出“今天晚上吃什么”的指令,系統呈現出了這樣的答案,雖有點啰嗦,卻不失周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一天,也是首批國產大模型面向公眾開放服務的日子,多家企業宣布大模型產品上線,據媒體報道,共有11家大模型企業陸續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包括百度的“文心一言”、百川智能的“百川大模型”、 商湯日日新大模型旗下自然語言應用“商量SenseChat”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企業在面向公眾服務收費模式上的態度并不一樣,大部分免費提供服務,也有個別產品收取費用。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暫時免費還是一開始就收費,企業都是奔著流量和盈利的目標去的,然而面向C端的流量能夠保持多久還是個未知,ChatGPT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相較而言,C端與B端相比,盈利能力相差甚遠。
多家大模型宣布上線
8月31日,多家企業宣布旗下大模型產品正式上線。百度表示,旗下“文心一言”率先向全社會全面開放,用戶可在應用商店下載“文心一言APP”或登錄“文心一言官網”體驗,百度還將開放一批經過全新重構的AI原生應用,讓用戶體驗生成式AI的理解、生成、邏輯、記憶四大核心能力。
科大訊飛則在互動平臺表示,根據國家七部委聯合公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要求,訊飛已首批順利完成備案。“首批通過備案的企業名單,預計將在1周內陸續由各地方相關管理部門通知大家。訊飛星火App和客戶端的性能指標業界領先,歡迎大家積極下載使用”。
這些產品能夠上線的前提是通過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已經于5月2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23年第12次室務會會議審議通過,并經發改委、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信部、公安部、廣電總局同意,自8月15日起施行。
據媒體報道,此次國內共有11家大模型陸續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首批將在8月31日起將陸續向全社會公眾開放服務,其中北京5家,上海3家率先上線,廣東省2家和其他省市1家也將陸續開放。
北京5家大模型產品為百度的“文心一言”、抖音的云雀、百川智能的百川大模型、智譜華章旗下的智譜清言以及中科院的紫東太初,上海5家大模型產品為商湯的“商量SenseChat”、MiniMax的ABAB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書生通用大模型,廣東地區獲批公司分別為華為、騰訊,科大訊飛系其他地區獲批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批通過的大模型企業中,并沒有BAT中的A,也就是阿里。對此,順福資本創始人李明順認為,對于阿里來說,技術本身已經不是一個壁壘,用戶規模本身也是以億為單位的,拿到C端牌照是遲早的事,阿里很早就在C端開始用釘釘開始布局了。
《華夏時報》登陸幾大平臺發現,文心一言、百川大模型、智譜清言、商量SenseChat、MiniMax通用大模型、星火大模型這幾個平臺,已經可以通過手機號注冊后直接使用。
經常使用百度搜索的用戶可以看到,其頁面上除了“網頁”、“資訊”、“圖片”等名目外,又比此前增加了一個“對話”的分類,打開這個分類,可以直接進入“文心一言”的界面,登陸即可使用。
科大訊飛星火大模型在8月31日上午時還未開放使用,到8月31日下午,《華夏時報》打開星火大模型微信小程序,這款應用已經可以使用。
有意思的是,《華夏時報》記者分別使用文心一言、百川大模型、商量SenseChat、星火大模型,發送出“寫一篇關于父愛的文章”的指令,這幾個平臺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呈現出相關內容,不過,文章的內容基本大同小異,文筆也相似。
C端用戶付費意愿不及B端
既然大模型已經開放,那么,企業后續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流量和盈利的情況。
流量方面,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大模型向公眾開放,意味著技術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成本也已經控制到一定程度,一些監管的措施也比較完善。“不過,我認為開放之后實際上并不會帶來太多流量,ChatGPT就是一個例子,大家嘗鮮之后,每天真正會使用的人其實并不多,尤其現在免費版本并不能很好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的情況下”。
據網絡流量追蹤機構Similarweb數據,近幾個月來 ChatGPT的全球流量持續下降,6、7月份分別下降了9.7%和9.6%,瀏覽量從5月19億的高峰下降到了15億。
盈利方面,第一步當然要考慮收費問題。
總體來看,據目前各大官方宣布的消息以及記者對大模型的體驗,大模型企業在面向公眾的業務上,基本分為免費派(暫時)和收費派兩派。
已經面向公眾開放的幾個平臺,大多免費,比如文心一言、星火大模型、百川大模型和商量SenseChat。
商湯科技方面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商湯商量的API有更多功能和服務,是收費的,也能更好助力企業客戶發展,目前,商湯商量面向廣大C端用戶免費。
個別平臺使用收費模式,如MiniMax的通用大模型開放平臺,用戶注冊成功后,系統會贈送15元,隨著體驗次數越來越多,余額會逐漸減少,花費的金額并不按次數計算,有時一次扣2分錢,有時一次扣6分錢。智譜AI負責商務的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面向公眾的業務,一部分開源,一部分商業化。
ChatGPT雖然現在提供面向公眾的免費服務,但OpenAI計劃未來通過該服務獲利。2月2日,OpenAI官方賬號曾宣布其會員服務(ChatGPT Plus)即將到來,每月付費20美元(約合人民幣134元)。
當然,現在免費不代表以后也會免費,畢竟成本如流水。王超認為,像文心一言這類當前免費的大模型,后面可能會遵循中國的互聯網模式,即基礎服務免費,然后再從后續的增值服務中收取費用,或者推出更高的版本來收費。“一開始免費是籠絡更多用戶,其中肯定有愿意付費的人,用戶基數越大,付費的比例就越大”。
至于這種收費模式能不能支撐盈利,“C端的收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盈利,但B端的用戶付費意愿更強,比如釘釘的政策,商業變現鏈條更短,能夠迅速回籠資金投入研發,而C端的收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進行演化,所以我認為B端的表現才能真正決定大模型能不能在短期內實現收支平衡和盈利,能不能實現迭代以及超越其它大模型產品”。王超說。
在日前舉辦的2023年釘釘生態大會上,現場曝光了多種商業化方案,釘釘在原有收費版釘釘的基礎上配置大模型調用額度,根據測算,調用一次大模型不到5分錢。